トップ > ニュース一覧 > 記事
【慢性病預防】認識糖尿病初期徵兆ン

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飲食習慣西化,糖尿病成為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。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,而且許多人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。今天這篇【慢性病預防】文章,帶你認識糖尿病初期的徵兆,及早發現、及早管理,守護健康從現在開始!

糖尿病是什麼?(基本認識)

糖尿病(Diabetes Mellitus)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異常,導致血糖異常升高的慢性疾病。主要分為:

  • 第一型糖尿病:多發生於年輕人,屬於自體免疫疾病。
  • 第二型糖尿病:多與遺傳、肥胖、不良生活習慣有關,占糖尿病患者的90%以上。

若血糖長期控制不良,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、腎衰竭、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,因此提早認識並防範至關重要。

為什麼要注意糖尿病初期徵兆?(重要性解析)

糖尿病初期因症狀不明顯,容易被忽略,許多患者等到併發症出現才發現,錯過黃金治療期。因此,掌握糖尿病的早期警訊,是每個人【慢性病預防】的必修課。

透過及早檢查血糖、調整生活型態,可以有效延緩或避免病情惡化,甚至逆轉前期異常狀況。

糖尿病初期常見徵兆(懶人包整理)

1. 異常口渴與頻尿

  • 常常覺得口乾舌燥,即使大量喝水仍無法緩解。
  • 半夜頻繁起床上廁所,影響睡眠品質。

這是因為血糖過高導致腎臟排糖,進而帶走大量水分所致。

2. 容易疲倦、體力下滑

即使休息充足,仍感覺身體無力、容易疲憊,可能是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造成能量不足。

3. 體重無故下降

在沒有刻意節食或運動的情況下,短時間內體重減輕超過5%,需特別警覺。

4. 傷口癒合變慢

小傷口、擦傷或感染部位癒合時間變長,也是血糖控制不佳的警訊。

5. 視力模糊

高血糖會影響眼球內液體平衡,短期內造成視力波動甚至模糊。

如果出現以上任一現象,建議儘速進行血糖檢測,以便早期診斷與治療。

預防糖尿病的日常好習慣

  • 健康飲食:控制精緻糖分攝取,多攝取高纖蔬菜、全穀類食物。
  • 規律運動: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。
  • 定期健康檢查:尤其有家族史者,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血糖與糖化血色素(HbA1c)。
  • 管理體重與腰圍:腹部肥胖與糖尿病風險密切相關。

透過建立這些良好習慣,不僅可以防止糖尿病,也能促進整體身體健康。

結語:及早認識【慢性病預防】的重要性,健康不留遺憾

糖尿病初期徵兆往往悄悄出現,若能提高警覺,配合健康生活型態,就能有效預防慢性病上身。記得,【慢性病預防】不只是口號,而是每天一點一滴的實踐。從今天起,關心自己的身體訊號,一起守護未來的健康人生吧!

続きを読む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