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與社會都難以接受政府的政策「朝令夕改」,但「錯誤的政策」比「貪汙更可怕」,如果政府已提出的政策真的有問題,能即時懸崖勒馬並改弦易張,總比死要面子的衝崖跌成粉碎還好。因此已故的前行政院郝柏村曾說「朝令有錯,夕改何妨」,為政府「朝令夕改」的施政給予正面的註解。
去年農業部與教育部合作提出「生生喝鮮乳」的措施,原應是個既能降低紐西蘭鮮乳零關稅衝擊、提振國產酪農產業和照顧學童身體健康的好政策。然而這個一舉多得的好政策,因未能聽進社會關心者與學校基層「發牛奶券到超商兌換」的聲音,為求可見成效而執意在校強行推行,結果學校把「鮮乳」喝成了「保久乳」,原規劃4年政策也在農業部長陳駿季獲得「教育金驢獎」後嘎然喊停,降低國產酪農產業衝擊成空、照顧學童身體健康也成空。
明明只要「在學校發牛奶券讓學生到超商自行兌換」就可輕鬆執行的政策(甚至由家長申請學童鮮乳APP、數位卡證等),怎會為了看學生在校喝鮮乳的照片,硬把鮮乳喝成保久乳,甚至弄到學生、家長、老師、學校行政都天怒人怨的大反彈,而讓原先給學童喝4年鮮乳的規劃只施行半年就消失呢!
去年的「鮮乳之亂」絕對是執行面的問題,因為讓學童喝鮮乳真的不是什麼錯誤的政策,也因此台北市和彰化縣在農業部停辦後即喊出:「中央不做、地方做」,將在今年4月起重新實施。然而,台北市長蔣萬安決定發鮮乳券讓學童在超商自行兌換,而酪農業第一大縣的彰化縣卻仍規劃在學校讓學童喝鮮乳,因此可預見台北市將能很順利地推行,而彰化縣模式將再次「險象環生」。
「學校行政和設備窒礙難行、老師上課被打斷、老師需督導學童喝鮮乳、喝完鮮乳的清潔、回收,學童不喜歡喝鮮乳、一次喝不完一瓶鮮乳……」等雜音不少,不知彰化縣真的有完備的處理方案嗎?若以上問題再次重複出現,絕對會被中央與縣內在野團體無限放大檢視、擴大爭議。
若讓去年的「鮮乳之亂」再次出現在彰化縣,做此決策的人絕對比金驢獎的驢還要驢。做為酪農業第一大縣的彰化縣要讓學童喝鮮奶,若不能像台北市以卡證讓學童到超商領選,至少可以實施「幸福餐券」的發放奶券,身為彰化縣的退休教師,懇請彰化縣政府能「懸崖勒馬」,「朝令有錯,夕改何妨」!
(作者為空大講師)
※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※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

















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