トップ > ニュース一覧 > 記事
保鮮膜都用錯 專家揭3訣竅 避免吞進塑化劑ン
幾乎每個家庭都會使用保鮮膜,但營養師蔡正亮說,「只要是保鮮膜包過的食物,我一律不吃」,並指出,PVC材質的保鮮膜好撕又便宜,是小吃店業者最愛,但塑化劑添加較多,提醒若要使用保鮮膜,最好使用PE及PMP這兩種材質,相對比較安全,且要避免用接觸高溫、高油與酸性食物。
營養師黃品瑄在粉專PO出衛教影片指出,坊間常見的保鮮膜有4種材質,聚氯乙烯(PVC)、聚偏二氯乙烯(PVDC),這種C結尾的,代表含有塑化劑成分,有研究發現,上述2種材質,在攝氏90度以下,就已會融出塑化劑了;至於聚乙烯(PE)、聚甲基戊烯(PMP)這2種材質的保鮮膜,用來冷藏或微波都很適合。
蔡正亮在臉書「蔡正亮營養師專欄教室」PO文指出,PVC材質的保鮮膜,最便宜,很好撕、附著力高,餐廳及小吃業者最愛用它,但缺點是塑化劑添加較多、含有氯、具有毒性,燃燒後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。
蔡正亮接著說,至於PVDC材質的保鮮膜,與上述相同,台灣自2023年7月起禁用所有含PVC材質的包材,但是2023年7月前製造的PVC保鮮膜,不受規範,這表示外食的人,還是有機會吃進與PVC保鮮膜接觸過的食物。
蔡正亮接著說,PE及PMP材質的保鮮膜,相較之下比較安全,但使用時,還是要注意以下「3度」。1.溫度:避免與高溫熱食接觸,例如超過攝氏80度。2.酸度:含有番茄醬或醋等酸性調味料,會讓塑膠單體產生分解可能,應要避免。3.油脂程度:避免與過油的食物裝在一起,減少塑膠單體的溶解。
黃品瑄則建議民眾在微波加熱食物時,應讓保鮮膜與食物至少有個2、3公分的距離,且加熱者一定要留氣孔,這樣可以讓蒸氣散出,避免保鮮膜遇熱塌陷之後,接觸到食物。
続きを読む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
あなたにおすすめ
Advertisement
アクセスランキング
關稅挑戰 工研院助廠商危機變轉機

身體1部位青筋凸起不妙 重症醫:恐心衰竭、肝硬化

透過戰略溝通管道反映關稅立場 蔡明彥:不排除中共升高情勢轉移壓力

川普曝曾警告不設廠就課重稅 綠委:台積電超前部署是正確之道

全中運》金城國中「樹懶」鄭琹云領軍 目標重返金牌榮耀

光陽捐百萬培育棒球新世代

工商社論》川普2.0衝擊僅是開端 國安基金規模是否該擴容?

三月瘋媽祖!遶境走到鐵腿 醫教自救方式

基隆 公車底盤漏油 害2騎士犛田

新聞透視》認定東升西降 陸展鬥爭底氣

楊渡專欄》好好活著 看超世紀大戲

高欣欣「戴墨鏡」出席新戲首映! 她親曝:動第3次手術了

日本表態希望加入北約指揮部 便於支援烏克蘭

蔣德綱快評》川普窮台稅 卓榮泰安心睡?

海納百川》川普的國際退群難使美國再偉大(戴東清)

生理期痛到快暈倒 醫一查:竟是腎結石作怪

【花東秘境】5個一定要自駕去的超美打卡點

連分手都這麼優雅!4星座分開也不失風度

關稅來了 UNIQLO逆勢降價!春夏新品至少砍20%

移民署長鐘景琨提前退休 陸配戶籍爭議、含飴弄孫成焦點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