トップ > ニュース一覧 > 記事
30年糖尿病阿姨靠「黑科技」甩掉胰島素!1個月血糖回歸正常,秘訣竟是...ン

一位70歲的阿姨,與第2型糖尿病對抗了30年,每天需要服用3種血糖藥,還要打兩針長效胰島素。為了控糖,她甚至戒掉了所有碳水化合物,但糖化血色素依然高達10(正常值約7)。直到她嘗試了一種「黑科技」,短短1個月後,血糖奇蹟般回歸正常,胰島素針也被醫生宣布停用!

「血糖偵探」揪出隱形元兇

接診的代謝科醫生在查看阿姨的用藥後,沒有急著調整藥物,而是建議她使用「24小時血糖監測儀」——一個硬幣大小的裝置貼在手臂上,每5分鐘自動記錄血糖值,手機一掃就能即時查看血糖波動。

這一測,阿姨才發現:原來自己平時愛吃的芭樂和小番茄,竟是隱藏的「血糖刺客」!只要吃上幾口,血糖就能飆升到250。而過去她一直誤以為「只要不吃米飯麵食就能控糖」,完全沒想到水果也會「搗亂」。

科技賦能,控糖更精準

傳統的指尖採血每天要扎好幾次,既疼痛又難以捕捉全天血糖變化。而連續血糖監測就像給身體裝了「血糖錄影機」,不僅能發現食物、運動、睡眠對血糖的影響,還能自動生成波動曲線。醫生根據這些數據,為阿姨量身定制了控糖方案:

  1. 飲食升級:用糙米、南瓜等全穀物替代精緻澱粉,蔬菜搭配優質蛋白(魚肉、豆腐等)
  2. 水果智慧吃:高糖水果控制分量,選擇低升糖品種
  3. 運動助攻:餐後適量活動幫助平穩血糖

醫生提醒:控糖不是「餓肚子」

「很多糖友陷入『不吃主食』的誤區,反而可能引發低血糖。」專家強調,科學控糖需要:

  • 選擇全穀物等慢消化碳水
  • 細嚼慢嚥,避免血糖驟升
  • 每天喝夠水,促進代謝

如今,阿姨透過「血糖監測+精準調整」的組合拳,不僅甩掉了胰島素針,更重要的是掌握了「與糖共處」的智慧。科技正在為慢性病患者打開一扇新的大門——用數據說話,讓健康觸手可及。

(註:文中醫療案例僅供參考,具體治療方案請遵醫囑)

続きを読む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