トップ > ニュース一覧 > 記事
末日前的冬之旅:一趟今日世界的旅程ン

舒伯特的《冬之旅》可以說是我的荒島唱片。這是一套24首歌的組曲,取材德國浪漫詩人穆勒的聯篇詩作,述說一個失戀的人一趟外在的、同時也是內心的旅程,堪稱古典聲樂的顛峰之作,裡面的〈菩提樹〉更是膾炙人口的名曲。舒伯特讓旅人冰冷的現實用小調,甜美的憶舊用大調,不斷交錯轉換,聽來無比心折。

我在大學時代第一次聽到全曲錄音,一開始雖然一個字也聽不懂,卻非常喜歡,到今天已經四十年了,還是百聽不厭。我想,一場戀愛也很難談這麼久吧!不但有男高音、男中音的版本,後來也來出現女聲、以及各種編制、各種樂風的改編版,各具魅力。比起費雪狄斯考鏗鏘的咬字,我更喜歡許萊亞抒情的聲腔,今年聽到普列加迪恩的臺北現場,更是為他戲劇獨白般的情感力量深深打動。

後來讀到美國歷史學家保羅.羅賓遜《歌劇與觀念》一書,毫不保留地討論《冬之旅》的「歌劇性」:鋼琴就像行走的步伐,支撐著這趟對自我史無前例的探索。但對我來說,它不只是哀傷的情歌,也是安魂曲;是一個人的低吟,也是整座世界的迴響。我相信絕對不只我有這種無可取代的感覺。

想要做舒伯特《冬之旅》的劇場版,是我的宿願,卻始終忐忑,怕對不起這部傑作。在我嘗試過多齣不同類型的歌劇製作後,計畫終於在兩年前成形,一年前啟動,要在今年四月演出。但是為什麼叫《末日前的冬之旅》呢?因為我需要把這套組曲跟今天的觀眾連結起來。我希望把這些歌放在當前的世界當中,讓它們彼此對照,激發出全新的火花。

但當前是什麼樣的世界呢?只見保守主義復辟,貧富差距越演越烈,戰爭和極權獨裁,在世界的很多角落仍然是現在進行式……寫下這個標題時,香港的國安法已雷厲風行,烏克蘭陷入戰火,加薩的人道災難更是惡劣到難以逼視。世界在倒退,末日在逼近,但我們不能絕望,不甘願絕望。原詩的旅人走過結冰的河面、鬼火飛舞的山岩、犬吠的村落、還把墓園當作旅店。我則把全劇分成三幕,場景從一座戰後的教堂廢墟出發,歷經公園、馬路、工廠、課堂,到一個最靠近太陽、翅膀即將被融化的所在。行路難,但還是要走。有舒伯特為依傍,我想繼續走下去。

到了全劇進入整排的此刻,世界局勢急轉直下,所有劇中再三轉化的象徵,竟然顯得無比現實;所有兒戲,在這個背景底下竟也顯得意外沉重。劇名叫《末日前》,就是希望能在自我毀滅之前,找到一些可能。所以除了歌手、樂手,還有沒有台詞的七位演員和舞者,以他們的存在,來探觸並反映生之美麗與痛苦。我們的舞台,則透過不斷的變化、流動,展現一次又一次的毀壞與重生。有兒童的戰爭遊戲、也有成人的示威抗議,有被追捕的逃犯、也有努力想當好螺絲釘的工人和學生。透過自然與文明的拉鋸、威權與個人意志的對峙,人如何在被渺小化、同一化的社會中,走出一條新路?我希望舒伯特交替著悲傷與甜蜜的音樂,能夠帶給這個世界一些安慰,一線希望。

既然要做,我發下宏願,一次要做兩個版本,方不負所愛。一個是由男中音趙方豪演唱、蘇映竹鋼琴伴奏的古典原版,另一個是由爵士女歌手林理惠演唱、由謝明諺全新編曲的爵士版。趙方豪唱的是德語原詩,林理惠唱的,卻是由詩人鄭順聰重新填詞的台語版。就像一部電影,畫面不變,卻配上兩套聲軌,不但演員講的是兩種不同的語言,連音樂也是南轅北轍的兩種風格。

原詩有許多中文譯本,我採用的現場字幕是聲樂家金慶雲所譯的《冬旅》──金老師認為德文就是一個複合字Winterreise,中文沒有必要多出一個冗字「之」。這個版本不但協韻,而且飽含詩意。比如開篇第一首〈晚安〉,金老師的譯筆就絕美:

陌生的我來到這裡

陌生的我又離去

五月曾何等親密

迎我以繁花如許

……

月光下孑然孤影

是我唯一伴侶

白茫茫大地之中

追尋野獸蹤跡

其中的〈鬼火〉則如此描繪:

向山岩的最深處

一枚鬼火把我引去

向何處尋找出路

其實我並不在意

我已習慣於迷路

反正條條都通目的

我們的快樂與憂苦

不外是鬼火的把戲

鄭順聰的台語版,與其說是翻譯,不如說是重寫。用台語的聲韻去填德語的旋律起伏,自是高難度,還一口氣要寫二十四首!過程中屢屢推翻重寫,希望能找到入耳即化,又口語又典雅的語言風格,為台語復興添一把柴火。他筆下的〈鬼仔火〉(Kui-a-hue)前兩段長成這樣:

飄來飄去微微仔爍

鬼火鬼火膏膏纏

是欲共咱牽、牽去佗位

爍啊爍啊閃閃爍

纓纓纏纏纓纓纏

火金蛄好心來照路

鬼火歹心共人纏

共人創治硞硞喋

龜龜鱉鱉走去覕

嗤舞嗤呲嗤舞嗤

裡面用了傳統童謠的意象「火金蛄來照路」,也用了台語獨有的狀聲詞,唱起來別有風味,更添鬼火飄忽閃爍的靈異之感。而原詩第十九首的〈幻影〉,順聰卻依據劇場呈現的畫面,另寫成了非常口語、且寓意深遠的〈考試〉:

人生是姑不二將的考試

咱攏愛攑筆共答案添

學生的選擇有ABCD

目睭掩落去隨共標落去

Lucky,好運的得著時鐘

衰尾,偷看結果是啥物

年年月月時時來凌治哀哀叫真酷刑

考試是無通閃的人生

無標準答案的上歹添

主考官就是彼跤時鐘

這套台語版配上爵士演繹,之後也打算錄製成專輯唱片。希望孩子以後除了中文版的〈菩提樹〉之外,也有台語版的完整《冬之旅》,可以傳唱下去。

(《末日前的冬之旅》由黑眼睛跨劇團製作,鴻鴻導演,將在2025年4月19及20日,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一場古典版及兩場爵士版。)

続きを読む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